欢迎您访问 爱国拥军网本站旨在凝聚民间力量,推动社会化拥军!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红色文化

《晋察冀画报》落地平山碾盘沟始末

红色文化2022-06-27

阎志峰 文
    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后,中国各大城市相继沦陷,沿海出版业受到摧毁性打击,绝大多数画报被迫停刊,积极宣传抗日的画报举步为艰,如《良友》号外《战事画报》、《中华图画杂志》号外《战时画报》等在困境中艰难生存。1942年9月25日在上海创办的《联合画报》,对宣传抗战、报道世界各国反法西斯战争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记录中国抗战历史最为完整的图片新闻报刊,是中国广大民众了解世界战局、增强抗敌信心的宣传基地,曾被誉为“世界战场的瞭望台”“联合国奋斗的缩影”。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1942年7月,印刷出版第一期《晋察冀画报》。《晋察冀画报》创刊比上海的《联合画报》还早2个月,它是在日军一次次的扫荡且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创办的,被当时国内外称为奇迹,成为抗战中中国形象的标志。

聂荣臻给《晋察冀画报》创刊号题词:“五年的抗战,晋察冀的人民究竟做了什么?一切活生生的事实都显露在这小小画刊里,它告诉了全国同胞,他们在敌后是如何的坚决英勇保卫着自己的祖国;同时也告诉了全世界的正义人士,他们在东方在如何的艰难困苦中抵抗着日本强盗!”抗日战争胜利多年后,聂荣臻对《晋察冀画报》依然赞美有加,在回忆录中写道:“既朴素,又美观,办得很出色。在山沟沟里能够出版这样的画报,曾使许多外国朋友深感惊讶。”

延安《解放日报》评论:“在目前困难日增、经济更艰难的条件下,晋察冀边区能出版这样的刊物,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自力更生的模范,晋察冀边区的光荣。”

重庆进步杂志《国讯》说,《晋察冀画报》的出版,“这是一种奇迹”,“那样美的五彩封面,久已不见的重磅道林纸,木造纸,……清晰而华丽的图片,比之战前上海出版的最好的画报也不逊色,而且在纸上的人民姿态,丰富的敌后斗争内容,则更非那些兴趣放在‘大腿’‘曲线’上的消遣品可比”,“在那画面上呈现出烈士的血,军民的汗……是二千五百万自由解放的人民的民主生活”。

重庆《新华日报》刊文赞美《晋察冀画报》:“这样华丽的画报,竟然是在敌后那样艰苦战斗的地方出版的么?当我们看到晋察冀画报的时候,不能不大吃一惊,它叫我们珍贵,叫我们再三翻阅,不忍释手,对着那五彩套版的木造纸封面一再凝视。……自然这些纸张是战利品,敌后艰苦的军队不但从敌人那里夺取武器来武装自己,而且夺取物质来充实的精神食粮,因为他们在艰苦战斗的情况下,也不忘记在文化上的教养与提高。”

1944年春,美军参观团人员看到《晋察冀画报》后连声称赞,并要求带回若干份到盟军总部去,让大家看看中国人民的英勇战士是怎样在敌后坚持斗争的。 

孕育十月,《晋察冀画报》呱呱落地碾盘沟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中共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同样书写了光辉的篇章。在抗战初期,晋察冀根据地的中心地带就创办了40多种报刊。在抗战期间,仅冀中区就先后创办过250余种报刊。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专区以上的党政军群单位就创办了400余种报刊,编印图书达500余万册。报刊的种数之多,参与办报刊的单位和人员之广,是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相比的。

《晋察冀画报》为晋察冀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9年1月,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蛟潭庄,方圆几十里的平山百姓纷纷赶往这里,沙飞和摄影战士举办的一次摄影展览,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们拍摄的照片让整个山沟都沸腾了。

沙飞女儿王雁后来说:“就是很多人都觉得很惊讶,怎么这上面就是什么都很奇怪,在农村还有这个照片展览呢,很多人看呢,就特别兴奋。聂荣臻原来也看过,看过这些照片,但看到这展览的效果那么好,所以摄影科也就应运而生了。”

2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成立了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第一个新闻摄影机构——新闻摄影科,沙飞任科长。聂荣臻规定以后军区的重要活动,都要通知摄影记者参加。晋察冀军区所属各军分区也都成立了摄影记者组。

为扩大新闻摄影在抗战中的宣传力度,1941年5月,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布成立《晋察冀画报》筹备组,由沙飞全面负责。9月,筹备组搬迁到碾盘沟。
4-22062GI540424.jpeg
河北平山碾盘沟,晋察冀画报社印刷厂。1942

1942年1月,聂荣臻召集专门会议,商量、研究画报的编辑方针和出版任务,明确指出:办画报就是要把边区抗日军民对敌英勇斗争的光辉事迹真实地报道出来,鼓舞人民勇敢地斗争,同时要把我们的正义事业、斗争事迹告诉边区以外的人,争取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对我们的支持,我们的画报要面向全中国、全世界。

3月22日,晋察冀画报社印出了一期反映边区参军热潮的《时事专刊》,作为画报的试刊。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真实地再现了“父母送儿妻送郎,保卫祖国上战场”的场面,受到边区军民的热烈欢迎。

5月1日,经过艰辛筹划,晋察冀画报社在碾盘沟正式成立,下设编校、出版、印刷、总务4个部门,沙飞被任命为画报社主任,副主任是罗兴达,赵烈是政治委员,文学编辑是章文龙、赵启贤。何重生担任制版印刷总技师,全社共100多人。5月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结束,毛泽东发表了总结性讲话,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的讲话无疑加快了《晋察冀画报》的出版工作。

7月7日,正值抗战5周年纪念日,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名义出版的第一本《晋察冀画报》面世。从1941年9月筹备组到碾盘沟,到正式出版,正好10个月,经过十月孕育,《晋察冀画报》像一个婴儿,终于在碾盘沟呱呱落地。

《晋察冀画报》并不是我党我军的第一份画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画报是《湖北农民画报》,1926年由负责湖北省农民协会工作的陈荫林创办,陈荫林是中共党员,不会绘画,画报由他创意,然后由武汉道新印刷孟道佛绘画。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摄影画刊是中共广东区委创办的《人民周刊》,出版于1927年2月25日。

1929年,《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明确要求:“军政治部宣传科的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为了充实军艺股,应该把全军绘画人才集中工作。”1932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红星社编辑出版的《红星画报》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第一本画报。
4-22062GI505258.jpeg
晋察冀画报社初期三位领导人。右起:沙飞(社长)、罗光达(副社长)、赵烈(指导员),1942年于平山碾盘沟。

晋察冀政治部1941年6月1日在平山县支角沟村创办了一份《解放画报》,它是小型报纸型的,文字用日文,是开展攻心战而编印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早的外文版画报。由于日军对晋察冀边区进行大扫荡,环境残酷,《解放画报》仅出版了几期。相继诞生的《晋察冀画报》不仅是解放区出版的第一份大型画报,而且是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大型摄影画报,在中国画报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创刊号《发刊的话》中说:“刊行这样一种画报,虽是件小小的工作,可是在边区还是开拓创举。” 

碾盘沟:晋察冀政治军事文化核心地带的一颗明珠 

滹沱河横贯平山县东西,河北自西向东依次有营里河、卸甲河、柳林河、文都河、郭苏河、南甸河注入,这几条支流为南北走向,几乎平行,河与岭相间,形成六道川。滹沱河在平山境内近似“Z”形,在第二个拐弯处,拐出一片河套平原。滚滚滹沱携带着各种养料,滋育着这片河套平原。聂荣臻曾赞美这里是“晋察冀的乌克兰”:我同1支队的司令员陈正湘,1团副团长宋玉林,登上东西黄泥的大山,朝滹沱河两岸望去——嘿!河两岸的稻子一片金黄,在微风中摆动。我对他们说:“你们看,滹沱河两岸,真是咱晋察冀的乌克兰。”

碾盘沟就在“晋察冀的乌克兰”的北部边缘瓦口川一带,郭苏河的西岸。

《平山县地名志》(1983)记,“碾盘沟村明末清初建村,始有杜、盖二氏来此辟荒定居,因山沟内巨石遍布,石质坚硬,为制作碾盘的好材料,故村人多采其石以用,遂得名碾盘沟。”

碾盘沟位于平山县的北部,距县城40千米,距西柏坡约10千米。东连小北头村,南邻大村,西南隔山为十里沟村,西北毗南滚龙沟村,北接泉水村。由主村和西岭、板凳台、南岸、大庄、龙王庙、蛤蟆石、梁西、南柏山、北柏山自然庄组成。村西十里寨山主峰海拔1112米,又称西坡顶。

碾盘沟姓氏有盖、杜、王、尤、秦等。明末清初,盖姓迁自东大吾村,王姓迁自永年县,杜姓迁自盂县罗村,尤姓1926年迁自尤家庄村,秦姓1931年迁自树石村。

1940年至1943年,碾盘沟是晋察冀政治、军事、文化核心地带的一颗明珠,这里民风淳朴,景色宜人,水质甘甜,空气清新。

1938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军区司令部进驻平山县。彭真为书记,聂荣臻为副书记,兼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一直到1943年末,先后在平山县两个寨北村居住:一是蛟潭庄的寨北村,二是瓦口川的寨北村,驻扎长达3年之久。当时,北方分局的领导有彭真、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澜涛、刘仁和姚依林等,他们散居在瓦口川的吊里、陈家院、会口、韩丁、赵家庄等村,在这里创建和发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4-22062GI004220.png

当时的瓦口川一带成了晋察冀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

碾盘沟北距瓦口川的寨北(地图直线距离)2.1千米。

1940年至1943年,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驻在韩丁村,彭真为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书记,刘仁为组织部部长,姚依林为秘书长。中共中央北方分局的番号为“教委会”,在这里指挥了边区人民的反“扫荡”斗争,建立发展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碾盘沟南距韩丁村(地图直线距离)3.2千米。

1940年至1943年,晋察冀区党委(1941年1月改称北岳区党委)驻在水峪村。北岳区党委是在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领导下进行工作的,刘澜涛任区党委书记,林铁任组织部部长兼任社会部部长,胡锡奎任宣传部部长,马辉之任民运部部长。区党委番号叫“工作团”,水峪村外号为“马家庄”。

碾盘沟南距水峪村(地图直线距离)5.0千米。

1939年秋季,贺龙师长率领八路军120师进驻瓦口川一带,师部驻在会口村。碾盘沟北距会口村(地图直线距离)5.3千米。

1942年,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在陈家院。陈家院在碾盘沟东(地图直线距离)1.6千米。

《晋察冀日报》,1937年12月创刊时名为《抗敌报》,1940年11月改名为《晋察冀日报》,邓拓任社长兼总编。《晋察冀日报》由晋察冀军区出版,是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的机关报。1940年11月,日军进行冬季大扫荡,驻扎在阜平连家沟的晋察冀日报社接到聂荣臻的命令,邓拓带领报社200多名人员,分两路冲出敌人包围圈,分别于11月9日和12日到达群众基础好的平山县滚龙沟村。

碾盘沟向西北越过一道山岭,即是滚龙沟。

    碾盘沟背靠大山,山高沟深,地势险要,群众基础好,为《晋察冀画报》在这里编辑出版提供了有利条件。晋察冀画报社与晋察冀边区党政军机关多点分散办公,又相对集中,便于通讯联系,是在敌强我弱态势下开展斗争的需要。 

村民齐心合力守护,杀猪摆酒庆生 

1936 年,中共碾盘沟村党支部成立,书记是盖孟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碾盘沟的老百姓积极参战、送子参军、为前线筹粮、抬担架,留下了许多生动的故事。

晋察冀军区四分区5团是晋察冀边区和军区南大门的保卫者,从1939年3月26日组建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5团没有离开过平山,在平山县境内同日军的大大小小战斗225次。1941年秋,玉米半青不熟的时节,5团一部在小觉参加战斗后,经十里沟转移,在碾盘沟梁西做短暂休整,战士们连日战斗和行军,腹中无物,村民尤荣昌将6亩地玉米献给人民子弟兵食用,以充饥肠。见战士有带伤挂彩的,村民杜风(与尤荣昌为儿女亲家)搬出自家酿的老酒10来斤,给战士们清洗伤口,涂抹消毒。战士们有百十来号人,小山沟一下热闹起来,杜风给后代讲述这段往事时用的词是,“黑压压的全是八路军”。

1941年5月,《晋察冀画报》筹备组在平山县支角沟村成立后,又于初秋时节转移到了碾盘沟村。为支持晋察冀画报社的工作,村里成立了游击组、驮运队、妇救会,每天在各个路口站岗放哨,寒暑未断。

碾盘沟村长、杜风的四弟杜昶家是个独院,主人一家住在北房,画报社主任沙飞住在东小房(有文章说沙飞住在杜兵书家,杜兵书是杜昶次子,当年才十二三岁)。与画报社其他同志比较,沙飞住的最靠村里,这里离画报社食堂有400米。村民盖三妮当时16岁,他家住的是地下党组织从北平请来搞印刷制版的何重生。制版印刷车间设在南柏山杜国忠(小名永庆)家,食堂在杜连珠家,纸张存放在沙飞住的小房后面土窑洞中。
4-22062GI244449.jpg
晋察冀画报社食堂旧址 阎志峰 摄

尤荣昌之子尤尚杰是游击组队员,为了保障安全,每天晚上,他们巡查瞭哨,在碾盘沟外围埋布地雷,谨防敌人突袭。拂晓时分,他们又起出地雷,以免炸伤耕作的群众。有一次尤尚杰晚上去布雷的时候不慎摔伤,在家养了几个月。

物资太匮乏了。

《解放区摄影大事记》中,多次记载了购买摄影器材和印刷材料的重重困难和高昂代价:1942年,晋察冀画报社派王丙中去北平采购印刷物资。买到东西运出北平时,因汉奸告密,被日本人抓起来,以私通八路罪严刑拷打,经中共地下组织积极营救,用黄金赎买,才幸免遇难。

沙飞的警卫员白田野回忆:“胶卷是从敌人手中弄来的,是冒生命危险换来的,不能私自瞎照,照的胶卷要经审查要有政治意义、有内容,他(沙飞)要检查。
4-22062GI431C2.jpeg
碾盘沟晋察冀画报社编辑部旧址现已面目全非

晋察冀画报社能在敌后艰苦的条件下创刊,与碾盘沟村民有密切的关系。村里只有人行道路,报社的纸张、机器、日常用品只能靠村民肩扛或骡子驮,一点一点地运回来。杜风之子杜克仁参加了驮运队,用驴将印刷画报的耗材运进来,把印刷好的画报运出村。

酒精也是紧俏物资。制版过程中需要用到酒精,杜风将自家酿的白酒贡献出来,蒸馏后当酒精用。

环境太艰苦了。

画报社的工作人员两条腿一蹲就是办公桌,用被褥和床单堵上门窗就是暗室。刚开始时,印刷厂只有三个小圆盘机,车间设在老乡的羊圈里,白天印画报,晚上还要圈羊。画报社负责印刷工作的董寿延回忆:“条件很差,只能因陋就简,因地制宜。没有房子,有时用羊圈来搭车间厂房……我们冒着酷暑在牛羊圈搭成的照相制版暗室里工作,空气闷热难奈,气味实在不堪忍受,有的同志呕吐,有的甚至晕倒……”

中英文双语的《晋察冀画报》就诞生在碾盘沟破旧的土坯房屋里,创刊当天,报社工作人员和20余名村民代表,共一百多人举行了庆祝会,画报社买了一头猪杀掉,杜风又搬出自家酿的老酒,庆贺这伟大的壮举。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朱良才参加了庆功宴。外界没有人会相信,这本用瑞典木造纸五色套版印刷精美的创刊号竟会出自平山穷困闭塞的一个小山村。碾盘沟的村民也绝对不会想到,《晋察冀画报》会从自己的小村落发行到晋察冀各军分区和延安、重庆等地,甚至苏联、美国、英国等国家。 

接获敌情,画报社紧急撤离碾盘沟 

1941年太平洋战争开始后,日本以其精锐力量与美、英等国进行海上作战,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以确保占领地区为主,使这些地区成为支持其扩大侵略战争的基地。日军用很大的力量在其占领区进行所谓“治安建设”,将共产党和抗日根据地的人民武装作为主要的进攻对象,企图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反复的“扫荡”“清乡”加以消灭。

1941年春天,日军开始对晋察冀边区实行“铁壁合围”“梳蓖扫荡”,疯狂地实行“蚕食”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日寇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剿灭根据地的首脑机关和喉舌。

8月24日,参与“扫荡”的日伪军2000余人从西北东三个方向向滚龙沟合围而来。为了躲开鬼子的突袭而不影响正常工作,晋察冀日报社化整为零,分成若干小组,在滚龙沟方圆七八公里的山中隐蔽。9月,日军在石片坡村设立临时指挥所,分兵几路进行“扫荡”。9月16日,日军抓到正在放牛的阎二小,要他带路,阎二小将敌人引进八路军伏击圈,日军全部被歼,阎二小壮烈牺牲。

1942年7月7日出版第1期,1943年1月20日第2期又印刷出版,《晋察冀画报》在国内国外引起强大反响。日寇看到《晋察冀画报》非常震惊,他们出动警宪,运用警犬在北平、天津的印刷制版行业中侦察、搜索,后来在对解放区的扫荡中又把摧毁画报作为作战目标之一。

1943 年2 月25 日,正月还没有过完,这天晚8 点,晋察冀画报社16岁的话务员接到从滚龙沟打来的电话,日寇将“扫荡”碾盘沟,话务员将消息同时告知16岁的盖三妮,村民连夜帮助画报社工作人员把运不走的笨重机件就地掩埋(碾盘沟村民户中至今留存有一张大铁板和几个印刷机的辊子),把轻便设备和机关文件撤走。
4-22062GI04CN.jpg
2014年,时年91岁的盖三妮(中)在碾盘沟村接受日本友人来住新平(右二)访问。

26日天刚蒙蒙亮,日寇从南、北梁及沟底分三路合围碾盘沟,意图剿灭晋察冀画报社,却扑了空。因没有搜到人员和设备,丧心病狂的日寇对村民实施惨无人道的报复,当天共杀害村民8人。

村长兼游击组长盖顺心为了掩护画报社人员取回因仓促撤离遗留在村里的重要文件,不幸中弹,光荣牺牲,年仅25 岁。

党员干部盖二红和他哥哥盖红红被鬼子抓住,逼问画报社撤离的地方,纵然被严刑拷打,始终没有屈服。《平山县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游击组成员盖红红、盖二红兄弟二人被日本鬼子抓住后宁死不屈,始终不说出晋察冀画报社的转移去向,被活活烧死,壮烈牺牲。

一个双目失明、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也从家中被拖到一块巨石上,堆上秫秸烧死。当天遇难的还有封秃子、盖胜小、盖永岐等人。村里不少房屋因存放画报社的物资被烧毁,计60多间。村民杜昶家的正房因存留战士们的服装被烧毁,沙飞住的东小房没有被烧,至今留存。村里的猪牛羊被尽数抢走,无一幸免。

26日这天,日寇在十里寨白崖附近捉住了小北头村的村民李英竹,李英竹宁死不屈,想拉日本鬼子一起跳崖,拉了一下差点把鬼子拉下山崖,被另一个鬼子拉住了。李英竹一个人跳下了百米山崖,为国赴难!

晋察冀画报社被迫转移到曹家庄村,之后又经历了多次搬迁,先后在平山县曹家庄,阜平县上庄、柏崖村、洞子沟,张家口,阜平县花沟掌,平山县孟岭等地继续出版。

《晋察冀画报》出版13期总共发行33000册,1948年5月,《晋察冀画报》与原晋冀鲁豫军区的《人民画报》合并,组成华北军区政治部领导的《华北画报》。1950年9月1日,华北画报社全体人员连同全部底片资料、住房、营具一起上调军委总政治部。华北画报社建制宣布撤销,解放军画报社正式成立。

所有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举报邮箱:249776565@qq.com

相关标签:红色文化